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他向佛陀顶礼后,建议佛陀说:“世尊!那烂陀是一个繁荣富裕的城市,人口众多,世尊如果能要一位比丘,在大众面前展现神通,那幺,我们那烂陀城的人,一定会更加地敬信世尊。”
佛陀回答说:“坚固!我从来不教比丘们对任何在家人展现神通,我只教导他们远离喧嚣,宁静地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过失,则当自我举发,忏悔改过。”
然而,这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还是再三地请求佛陀要比丘们为民众展现神通,以争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与佛弟子们在这人口众多的城市弘扬佛法,利益更多的人。佛陀再三拒绝了,并且说明为何不愿意以神通来宣扬佛法的理由。
佛陀说:“坚固!我可以以三种自己的亲身体证来作教化: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诫神通。什么是神足神通?神足神通就是能变化出许多化身,能隐身、穿墙、入地、水上行走、空中飞行、身出烟火、直达梵天等等的超常能力。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现无量神足神通,他可以直达梵天,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明咒,可以让人有神通力。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明咒而现无量神通的。”
像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宣扬正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所以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什么是他心神通?那是不必别人告知,就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幺的超常能力。同样地,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展现他心神通,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么,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咒,可以让人有他心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咒,而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幺的。”这样,是不是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
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因而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以这样的缘故,我不教比丘们现神通变化,只教他们宁静地去思惟佛法;举发自己的过失,而不现自己的成就,这就是我比丘弟子们的神足神通与他心神通。什么是教诫神通?例如对比丘作这样的教诫:“你应该这样思惟,不要那样思惟;意念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应该舍离这些,而到那边安住。”像这样为他说法,内容纯正,义理清净,可以令人修行圆满。这样的教诫、说法,让在家长者、居士们听了以后,真正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发他们对正法的信心,进而有意愿出家修学,成就三明解脱,这就是我比丘们的教诫神通。”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回答:“如是,世尊!”从佛受教。
世尊开示:“何谓善聚?就是五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深信佛法真理,如实精进修持;因精进而念住不忘,继而得定心不散乱;因定而起观智,故能如实了知谛理。依此五根而修,即能降伏烦恼而入圣道。比丘们,如果有比丘修行这五根,便能成就初果须陀洹,此初果圣者得不退转法,将来必定证得涅盘,生死自在;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证到二果斯陀含,此二果圣者,将来再投生人间或天上一世,必能断尽一切生死苦,证得涅盘;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证到三果阿那含,此三果圣者,命终投生色界净居天,将於其处证得涅盘,不会返至欲界受生;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漏尽一切烦恼,成就四果阿罗汉。此四果圣者,以身作证,并自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
“所谓善聚就是指五根,为什么五根称为善聚呢?根即能生之义,因为这五根能生出一切善法、汇聚无量的善法,是诸法当中功德最妙、最胜之法。若不能修行五根,就无法成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等二乘果位,乃至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若能修习五根,便能渐次证到四果、三乘之解脱道。诸比丘们!应当努力勤修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个个欢喜奉行。
又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不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回答:“是,世尊!”并听从世尊的教导,依之修行。
世尊开示:“何谓不善聚?就是五盖。有哪五盖呢?即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包括贪爱执着世间五欲之乐,遇不顺己意之境而心生瞋恚,或昏沉身重而耽着睡眠,或身心躁动掉举、忧思追悔所做之事;不但无法辨别是非真伪,对於真理也有所怀疑,不能明了,这五种烦恼都会障蔽本心。为什么五盖称为不善聚呢?比丘们当知,这五种烦恼盖覆本具的清净心,障碍禅定,更多的不善法由此五盖而生,将来便会堕落畜生、饿鬼及地狱道等三涂恶道中,受无量诸苦,不得出离。诸比丘们!应当勤求方便,灭除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个个欢喜奉行。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达多学佛之后,不但没有缩小自己的欲心,反而更增强欲念,对佛生起不恭敬之心,甚至背叛佛陀的教诫,煽动僧团中的弟子──领导五百位出家人造反佛教;这就是由于欲心所使。他同时煽动阿阇世王,叫他背逆亲情,并跟他说:“你做新王,我当新佛。”阿阇世王受到他的煽动,便将自己的父亲囚禁在监牢里,断绝粮食及饮水。
阿阇世王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在执掌国政期间,非常尊重佛陀,他深刻体认到佛的教法很好──佛陀一再强调,众生的情与爱是一种无常,而欲念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尽管佛说如此,他却没有亲身受过世间任何苦难,所以对此存有疑惑,认为世间最可信的就是亲情之爱。
直到儿子阿阇世王背叛了他,他才深深体会到佛陀真是一位包容天地的大智慧者!也透彻了人性与亲情──原来人性就是受了这份欲心所遮盖,原来亲情不敌欲爱啊!
所以他非常慨叹也非常苦恼,在牢里受尽饥寒之苦,回想当初在位时,一点都不觉得世间有什么苦;等到身为一国之尊的他,受尽饥寒困苦,才深深体会到,莫非这这就是因果?国家虽然尚存,却因一子之背叛而受尽折磨……
人都有爱自己的心,这种爱己之心通常会推及亲人,但是这个亲情是不是很牢固呢?不见得!亲情容易受私人的物欲所推翻,阿阇世王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不是障碍呢?什么来障碍他呢?欲!这就是被欲念所障碍。父亲已经这么老迈,阿阇世王若能安心守本,父亲过世后,就可继承王位了;但是他却无法忍受长时间的等待,急着想当王,得到名利地位,所以把父亲禁闭起来。阿阇世王不顾一切,大逆不道的行为,造下了业,结果于现世堕入地狱。
提婆达多也是一样,他光明的本性受到遮蔽、障碍,而造下重业──杀佛、害佛、反叛佛。本来他可以成就正果慧业,却因为这份欲念,而使他生起这份罪的障碍。
心存感恩不著相
频婆娑罗王虽然信仰佛法,却没有亲身体悟,而不知道人性的苦难,等到他亲身经历之后,才真正体会出佛陀智慧的深广。
提婆达多与阿阇世王两个人,可以代表人们纯真的佛性受到欲念所遮蔽,产生了阴影而动摇信心;由于信念动摇,所以造就重大的罪业,不但无法成就佛果,反而造下入地狱之因。
因此,罪业的障碍到底是自造还是人造呢?无法成就道业,到底是自障或人障?总而言之,一切的道业,都是自生障碍,而一切罪业也是自造。所以,我们要以佛心为己心,若能够时时以佛心为己心,则看普天下的众生皆是佛;用佛陀的心来包容一切众生,则对人不怨、对事无尤;不生怨尤之心,就能常常快乐自在,而且会时时精进,不受外境所障碍。(未完待续。)
交换人生后,夫人只想种田 拒绝恋爱脑,虐渣我是认真的 红粉公子贾宝玉 美漫:我,动画片超人! 让你嫁入豪门,你搁这打螺丝? 抗战:从零开始缔造奉系帝国!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我靠卜卦养家糊口 我,丁修,古龙武侠第一杀手! 我在作者笔下艰难成帝 野蛮诱惑 什么叫红温型上单啊 史上最牛穿越 山河破碎在即,我扶狂澜于即倒 香火即流量,我乃网络仙君 没人比我更懂魔教 祂们都叫我大师 辣糖 大佬三岁半,全豪门追着宠 替嫁王妃凰谋天下
关于影视诸天之最强舅舅第一个世界秦时明月已经结束第二个世界少年白马醉春风,正在进行中楚风以舅舅的身份,加入到剧情之中,...
开局就被分手,被女朋友鄙视看不起下一秒就激活神豪抽奖系统。暴富十连抽,种种神奇奖励。当他再出现在女友面前时,人生已然走向了另一个轨迹!...
赵舒清第一次见到被困在水箱里的林风时,就被她绝美的身姿震惊了,作为一名海洋学者,赵舒清迫不及待的抚摸起人鱼的漂亮蓝色尾巴,人鱼浑身不由自主的颤抖,一双漂亮的海蓝色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当赵舒清想进一步摸索对方隐秘之处的时候,却被人鱼小姐‘啪’的甩了一个大嘴巴,转身游回了水箱最深处。于是,赵舒清连夜恶补了关于人鱼的资料1人鱼的尾巴只有伴侣才能摸2人鱼的发情期在三四月份,每只人鱼一生只有一个伴侣3人鱼求偶时会主动献出自己的鱼鳞,但并没有人类收到过人鱼的鳞片4人鱼同样具有思维和语言能力,长时间与人类接触可以学习人类的语言5魔蝎小说...
...
关于修仙与女宗主双修,日久生情了(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单女主纯正凡人流无系统炼气筑基结丹不后宫蓝星苏平携带一樽青铜小鼎穿越到仙侠大陆时,穿越所携带的天地之威救下了正在被追杀的女宗主。斩杀敌人后,女宗主将苏平当作了解毒工具,自此踏上修行之路。苏平忍辱负重,只求能够上位!直到有一天苏平,我父是金丹修士,你拿什么和我斗?苏平微微一笑金丹,我确实还斗不过,但是我有老婆啊!...
世人修行,皆须肉身圆满方可补益神魂,而后阴神出窍揽天地精粹。王弃修行,直接从出窍开始于是修行之始便可纳天地精粹。世间万法学过,会了,改一改,形状变了。时逢天子白首求长生,又有三次大征凋敝民生。王弃挎弓入世,起于行伍,开启他的野路子修行之旅。...